第八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学术会议召开

2025-05-16

        为深入探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作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共同课题,由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设计总院)承办,天津市建筑学会、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八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学术会议于2025年5月10-11日在天津大学举行。


       

        会议开幕式和主题报告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昕楠主持,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刚、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勇、设计总院总经理、总建筑师谌谦致开幕辞。谌谦总经理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是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思想盛宴,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带来前沿的理论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智慧。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顾玉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建筑师协会主席伍江,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一级巡视员、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路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柴培根做会议主题报告。
       顾玉才会长以《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推动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为题,深入阐释文物保护法,强调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伍江教授以《保护活化历史文化遗产,激活彰显城市魅力活力》为题,指出城市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城市的生命在于其不断迸发的活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竞争力的源泉。

       路红教授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天津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思考》主为题,指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强化系统化保护和统一监管,强调应重视活化利用与活态传承,积极宣传和开拓创新。

       柴培根总建筑师以《遗产视野下的老城保护更新实践》为题,指出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此次论坛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设立了“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与创新”、“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技术与方法”、“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评价与管理”、“城乡可持续发展中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与实践”、“数字化赋能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路径与应用”、“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公众参与和人才培养”六个主题。设计总院总经理助理、文化遗产发展研究院院长朱阳在“城乡可持续发展中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与实践”和“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公众参与和人才培养”主题分论坛中担任主持人。设计总院保护规划所所长谭啸在“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与创新”、“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评价与管理”主题分论坛中,分享了题为《中国大运河沿线城镇的空间基因当代转译》的报告。会后,参会人员参观了棉三创意街区、天津第一机床总厂等优秀城市更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案例。

参会人员参观天津第一机床总厂

        本次论坛共征集学术论文98篇,经专家评阅,论文集全文收录49篇,摘要收录46篇,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八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学术会议论文集》。从事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建筑师、规划师、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社会志愿者以及博士生代表150余人参会,参会嘉宾报告共计44场,分别从研究、实践、管理等层面交流了国内外建筑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了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入展开。未来,总院持续深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秉承工匠精神与高校设计院的社会担当,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贡献天大力量!


相关新闻